详细介绍
锥量仪燃烧测试仪
一概述:
此设备以通过燃烧产物气流中氧气浓度计算出的氧气消耗量以及燃烧产物时热释放速率为设计原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也是材料燃烧性能中重要的参数该设备能比较准确地测量材料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外形美观大方测试便捷对于预测火灾危害及其阻燃防治处理极为重要
二符合标准:
符合GB/T16172-2007ISO 5660-1:2002ASTM E1354等现行国内外试验标准
三适用范围:
可用于适用电器家具制品用泡沫塑料制品进行产烟量质量损失速率耗氧分析COCO2以及热释放速率等在各种预设条件下对材料进行阻燃和燃烧性能测试 也可作为相关性分析的数据导入数学模型预测燃烧行为广泛用于质检单位科研校分析材料和检测材料热释放性能CO选配
四主要特点:
4.1采用分柜式设计方式分析柜可移动既可应用于锥形量热仪测试使用也可连接大型热释放速率测试系统
4.2集成测试机配笔记本电脑用于整个控制和测试过程
4.3计算机控制界面:采用设备和仪器开发软件界面严谨自动化程度高有的繁琐程序和运算都已集成计算机里反应速度非常快操作方便人性化界面傻瓜式操作
4.4操作软件:Windows 操作界面完善的安全机制软件可根据需方要求制作
4.5可设置各个传感器校准模式包括氧气分析仪二氧化碳分析仪一氧化碳分析仪微压差传感器烟密度测量系统称重装置质量流量控制的单点或双点校准以获得线性
4.6 C参数:两次校准的C系数偏差不过5%且校准之后设备运行稳定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真实可靠
4.7状态检查界面可一目了然的获取仪器的各个传感器部件的工作状态可记录各个传感器的工作数值包括微压差传感器烟囱温度氧气分析仪二氧化碳分析仪一氧化碳分析仪报告模板为EXCELL格式可显示图形及数值模式
4.8软件操作系统:可收集记录耗氧量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热释放速率HRR热释放量(THR)有效燃烧热(EHC)孔板流量计热电偶C系数烟道气体流速试样点燃时间TTI着火时间温度熄灭时间临界点燃热量热失重速率厌恶释放速率有毒气体生成速率质量损失率MLR等试验数据的输出可保存打印 具有强大的功能尤其是可以多曲线对比可以直观比较材料的燃烧特性的差别
4.9气体分析仪:采用德国西门子整机原装进口氧气O2 T90响应时间≤3.5S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 T90响应时间≤3.5S优于标书中响应时间:T90≤20S非常多T90响应时间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采集数据的真实性
4.10设备主要由辐射锥辐射控制系统试样架称重装置定位架排气系统气体取样装置氧分析仪电脑组成
五主要技术参数
5.1采用进口电热管加热
5.2辐射锥功率:额定功率5000W能在试样表面提供高达100KW/m2,的辐射强度可控制到30KW/m2配有三个热电偶测量温度
5.3辐射锥结构:电加热管紧紧缠绕成圆锥台形状装配在双层耐热锥合锥套中内外锥壳内填以公称厚度为13mm公称密度为100Kg/m3的耐热纤维辐射强度均匀与中心处的辐射照应偏差不过±2%锥形加热器的入射热流强度可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进行选择
5.4辐射照度的测量:
A辐射照度的测量:采用K型进口不锈钢铠装热电偶测量其温度而设定为对应的辐射度外径3.0mm的暴露热节点的铠装热电偶
B控制方式:采用PID+SSR控制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强度的均匀度保证辐射锥能在预设值内自动调节设定分辨力及控温精度均为±10℃
C热电偶安装位置:3支热电偶对称放置以非焊接方式与电热管接触
D锥形加热器的入射热流强度可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进行选择
1结构:采用非水冷6mm不锈钢材质制成
2控制方式:采用全自动控制由电脑程序输出信号快速插入和移出的方式
3称重设备:
A称重装置:为精度电子天平称重设备安装在装置上
B量程:0~500g
C精度:0.01g
D响应时间:<4S
E稳定性:进行时输出漂移在30min内不过1g
F试样安装架:为一个方形敞开盘上端开口为:(106±1mm×(106±1)mm,深度为25±1mm,安装架采用厚度为502.4±0.15)mm的不锈钢板包括一个便于插入和移出的把手和一个保证试样的中心位置在加热器下方并能与称重设备准确对中的机械装置安装架的底部放置一层厚度为13mm的低密度公称厚度65kg/m3的耐热纤维垫辐射锥下表面与试样顶部的距离调节为(25±1mm对于尺寸不稳定的材料其与辐射锥下表面的距离为(60±1mm
5.5定位架:采用厚度为1.9±0.1mm的不锈钢制成的方盒方盒内边尺寸为111±1mm高度为54±1mm用于试样面的开口为94.0±0.5mm×94.0±0.5mm
4,排烟系统:
A组成:由离心式风机集烟罩风机的进气和排烟管道以及孔板流量计组成
B离心风机:风速可调在标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使排气系统的排风量g/s:0~50精度g:小于0.1
C集烟罩:为一锥形体集烟口为450mm×450mm,上为一个150mm×150mm的正方体高度350mm集烟罩底部与试样表面饿距离为210±50mm
D孔板流量计:采用高精度数字输出输出为0-10v电压信号通过I/0板速模块转变直接由计算机控制其流量
E节流孔板在集烟罩与进气管之内装有一内径为57±3mm的节流孔板更好地提高了气体的混合度
F气体的采集采用环形取样器装在集烟罩685±15mm的风机进气管道内环形取样器上有12个直径为2.2±0.1mm的小孔以均化气流组分小孔与气流方向相反以避免烟尘沉积
G气流温度的测量由外径为1.5mm的铠装热电漏测量安装在孔板流量计的上游100±5mm处排气管轴线位置上
H排烟管道:由不锈钢制作管道直径为114mm长度约:1500mm上面装有风机流量计传感器等等确保了设备有良好的通风系统试验完成后可将燃烧产物由燃烧室排出到大气中通风性能根据试验要求进行调节气流速度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I 气体取样装置:包括环形取样器取样汞烟尘过滤器除湿冷阱 废气排泄排空的旁路系统水分过滤器和 CO2过滤器
5.8点火电路采用一个10KV互感器提供能量的火花塞进行外部点火位于试样表面中心上方13±2mm处对于尺寸不温度的材料其距离为48±2mm
5.9点火计时器:视值分辨率:0.1s, 计时误差:1s/1h
5.燃烧器:
5.1为了整个测试系统的响应采用一个有方形开孔并且断面也为方形的黄铜管作为燃烧器燃烧器:在园形金属上开有面积为500±100mm²的孔开孔上覆有金属丝网以使燃气扩散管内充填陶瓷纤维以提高气流的均匀度
5.2流量计:采用美国OMEGA质量流量计,量程:0~20L/min,精度:1%
5.3取样泵:12L/min
5.4热电偶:直径1.5MM非暴露热节点热电偶美国OMEGA
5.5 进口分析仪器:
 
5.5.1氧气测量:采用顺磁式测量德国SIEMENS整机原装进口的分析仪器可检验燃烧时通气管道中氧的百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而由即时氧浓度和氧耗量测定出材料的燃烧放热情况
 浓度范围:0~25%
测量精度:±0.01%
响应时间:T90:≤3.5S
信号输出:4-20mA
分辨率100×10-6
线性度:<±0.1% O2呈线性响应
零点漂移:0.05% O2一周
内部信号处理时间小于1S
重复性:<±0.02%
分辨率100×10-6
环境温度:0-45℃
相对湿度:<90%无凝结
二氧化碳CO2分析仪:采用NDIR无弥散红外线分析仪进行连续测量
测量范围:0~10%
 测量精度:±0.1%
响应时间:<3.5S
重复性:<±1%                                            
零点漂移:≤2%/周
量程漂移: ≤2%/周
线性偏差: <±1%
一氧化碳CO分析仪:采用无弥散红外分析仪进行连续测量(选配件
测量范围:0~1%
 测量精度:±0.1%
响应时间:<3.5S
重复性:<±1%                                            
零点漂移:≤2%/周
量程漂移: ≤2%/周
线性偏差: <±1%
烟密度分析:安装在燃烧室的管道中用于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烟密度
光学烟密度计:由光源透镜光电元件等组成测量过程中由于烟的积尘光透过率的减小不应过5%
光源: 为卤素灯色温为2900±100K直流稳压电源光源的供电电源精度±0.2%卤素灯电压6V,功率10w.
透镜: 直径50mm和焦距60mm的凸透镜使得通过排烟管道的平行光束直径为30MM
光电接收元件:采用日本滨松单晶硅光元件通过接收的光束强度变化来确定烟密度光强度的测量精度不应低于±5%
光系统探测器色度标准函数精度不低于±5%输出线性度在5%以内
光学烟密度计应安装在排烟管道烟气分布均匀的位置光束能垂直穿过排烟管道光学烟密度计的安装不应影响测速及取样光学烟密度计的玻璃窗选用石英玻璃
6控制系统:
6.1采用PLC编程人机界面计算机控制带64为高精度板卡电脑和8.4寸液晶显示带RS-232通讯接口选择软件采用仪器设备开发软件LabeView及数据采集控制卡控制试验过程中可以实时查看试验数据可实现自动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保存和输出测定结果电脑控制系统测试时间试验次数延燃时间等均可在电脑中设定和记录具有高智能引导式菜单操作简便直观的特点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6.2采集系统可收集记录氧气浓度温度热释放速率孔板流量计热电偶热烟道气体流速试样点燃时间和熄灭时间耗氧量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量二氧化碳生成量及一氧化碳生成量曲线有过程量的曲线和实时数据可保存打印
6.3点火系统:带有安全切断装置的高压火花发生器高压自动点火自动定位样品在燃烧平台上由点火器点燃点燃速度迅速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产品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